科技情報
-
老黃刀法持續發威! EVGA GeForce GTX 1650 XC開箱
老黃又再開刀惹!NVIDIA作為更新上一代GTX 10系列顯示卡的GTX 16家族持續推出新品,這一次推出的是最新的GeForce GTX 1650顯示卡,小編也趕在正式推出前收到由EVGA推出的EVGA GeForce GTX 1650 XC(下稱EVGA GTX 1650),趕緊先來幫大家快速開箱動眼看囉! EVGA GeForce 1650外盒採用EVGA一貫的風格設計,簡單乾淨的黑、綠色彩搭配,顯露電競顯示卡的特色。內裝的部分就直接是GTX 1650顯示卡本身了,這次收到的是單風扇的外型設計,整體的大小相對較短肥些,玩家們若是有安裝上的需求時需要注意一下機殼大小。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NVIDIA在小編收到顯示卡到截稿期間,並未推出GeForce GTX 1650的對應驅動程式,而是要等到NDA解禁後才能正式抓取驅動進行測試,因此,這次的開箱只好先在這邊告一段落了! 效能表現方面,從先前來看,GTX 1650的效能大約會略高於AMD的RX 570,但可能會比GTX 1060 3GB還要低,但這也有可能是歸因於早前流出時,該顯示卡的驅動尚未完整所致,實際的效能表現還是要等到日後才能得知,等到GTX 1650正式上市後,小編會再為玩家們補上GTX 1650的效能測試! 來囉!說好的效能來了!小編迅速使用3DMark和幾款遊戲做為標準,讓玩家們自行評斷其效能表現囉!這邊說一下,GTX 16系列不支援DLSS渲染技術,此外,4GB記憶體以下的顯示卡都不支援光追。 廠商名稱:EVGA 艾維克科技 廠商電話:(02)8226-2868 廠商網址:
-
NVIDIA與各SI大廠發表搭載GeForce GTX 1660 Ti與1650電競筆電,效能提升高達4倍,799美元起!聯袂發表1650顯示卡!
NVIDIA選擇在台北時間4/23 21:00發表最新的GeForce GTX 1650顯示卡,同時也與各大筆電製造商共同宣佈,推出搭載GeForce GTX 1660 Ti與1650的電競筆電,將大幅提升當今熱門遊戲的整體效能與省電效率! 先簡單說明桌機專用的GeForce GTX 1650,可說是老黃刀法在GTX 16系列的最後一塊拼圖,當然也獲得各大廠商的共襄盛舉。會推出GeForce GTX 1650顯示卡的廠商,有包括華碩、七彩虹、EVGA、耕宇、影馳、技嘉、Innovision 3D、微星、同德、PNY以及Zotac等廠商。售價也將依各廠的設計、功能以及地區等因素而異。 這次PCDIY!也優先取得以上的某幾家廠商做開箱,文章連結在下方,有興趣的玩家可以過去看一下! 1. 2. 3. 現在來看看筆電的部份,由於當今遊戲推陳出新,上次您可能為了可以帶著筆電來打LoL、玩GTA V,或是玩當時的3A級遊戲,而斥資買下當時效能不錯的遊戲筆電或電競筆電,甚至帶到LAN Party去炫耀!然而時至今日的2019年,您是否之前每過一年,就覺得您的筆電越來越跑不動新上市的遊戲呢?當時買的GeForce GTX 880M、980M還很棒,但現在跑起任何遊戲好像都沒什麼力,想要吃雞一下,卻吃到鱉! 氣得很把這些老筆電扔掉… 可是,現在2019年的新電競筆電,配備最新的GeForce RTX 20系列,都好貴好貴!實在買不下手啊!可是要回去買GeForce GTX 10系列(1080/1070/1060/1050),好像又感覺在幫別人清庫存,而且效能上也開始不夠力了。那麼有沒有什麼折衷的方案,可以不要花太多錢,依然可以玩3A級遊戲呢? 有的!NVIDIA先前推出GeForce GTX 16系列,就是為了一般大眾玩3A級遊戲而鋪路。先前發表了GeForce GTX 1660 Ti與1660顯示卡,今日(4/23)正式發表只要149美元(新台幣約4,600元)的GeForce GTX 1650顯示卡,成為入門級圖靈(Turing)顯示卡的新選擇! 但這幾張顯示卡都是桌機用的,筆電部份呢?NVIDIA當然有規劃,今日(4/23)便與各大筆電廠商共同推出搭載最新GeForce GTX 1660 Ti與1650顯示卡的遊戲筆電或電競筆電,已知將會有陸續有超過80款上市,售價799美元起(新台幣約25,000元),讓一般玩家也能輕鬆入手!當然若不想買電競筆電、想改買電競桌機的,廠商也是有另推電競桌機方案! 根據NVIDIA所提供的資料,說明GeForce GTX 1660 Ti筆電的遊戲效能,較4年前推出的GeForce GTX 960M足足高出4倍(文後有細節解說),因此使用超過4年的玩家們只要換機之後,就能明顯感受到新筆電的威力!以當今當紅的大逃殺遊戲為例,包括《要塞英雄》、《絕地求生》、《Apex英雄》等遊戲,在1920x1080解析度下,都能達到每秒100格(100 FPS)的畫面更新率,玩起遊戲可說是非常流暢。 目前已知包括宏碁、華碩、戴爾、Alienware、技嘉、惠普、聯想、微星以及三星等 OEM 廠商,以及 Aftershock、CyberPower PC、神舟(Hasee)、Maingear、Mechrevo、Mouse、Origin PC、PC Specialist、Sager、Scan、Schenker、Terrans Force、以及雷神 (Thunderobot) 等在地OEM廠商與系統組裝廠,都會推出搭載GeForce GTX 16系列的電競筆電、遊戲筆電、電競桌機。至於產品售價、規格配置以及供貨時程,將依各地區與合作夥伴而異。 已知將推出搭載GeForce GTX 16的筆電機種,有宏碁Nitro 5、華碩ROG Zephyrus G、戴爾G5、技嘉AERO 15、聯想Legion Y7000以及微星GS65等廠商。以下是效能提升說明: GTX 1660 Ti: ● 在大多數知名3A級遊戲,效能都有超過 100 FPS ● 跟GTX 960M相比,效能高達4倍 ● 跟GTX 1060相比,效能高達1.5倍 ● 建議售價999美元 (新台幣約31,000元)起 GTX 1650: ● 在大多數知名3A級遊戲,效能都有超過 60 FPS ● 跟GTX 950M相比,效能高達2.5倍 ● 跟GTX 1050相比,效能高達1.7倍 ● 建議售價799美元 (新台幣約25,000元)起 以下就透過NVIDIA的官方簡報,來深入了解這次全新GeForce電競筆電/遊戲筆電的特色與訴求吧!
-
Intel新Amber Lake Y處理器產品線新增3款處理器,功耗為7瓦,瞄準輕省筆電市場
Intel的第八代超低功耗處器Amber Lake Y系列,自2018年第三季推出之後,便以超省電著稱。該系列處理器包括m3-8100Y、i5-8200Y型號,設計功耗僅5W。適合應用在需要低功耗的電腦系統,包括超輕薄筆電、迷你電腦、精簡型桌機、多媒體播放電腦…等等。 其中,小米推出的「壹號本」迷你筆電,便是採用其m3-8100Y,讓行動性更佳。至於Apple的MacBook Air 2018卻不是使用上述這兩款型號之一,反而是採用Intel預計在2019年第一季新推出的,設計功耗為7W,比起其上一代的15W還更省電一些,賦予這代的MacBook Air充飽電後可以用超過12小時! 由於Apple MacBook Air 2018發表的時間點,Intel還沒正式發表其i5-8210Y的CPU,使得業界紛紛在推測Intel是否還有什麼菜還沒端出,就在前陣子,果然Intel在其CPU資料庫更新了,這次多出了三款,分別是i5-8310Y、i7-8500Y、i7-8510Y,皆是2C4T的設計,14nm製程,最高時脈達3.9GHz,可支援到LPDDR3-2133,內建Intel UHD Graphics 617繪圖晶片,可4K輸出,設計功耗(TDP)都僅7W。 ● (新) Core i7-8510Y – 7瓦/1.8 GHz基頻/3.9 GHz爆發時脈/UHD 617內顯(300 MHz/1.05 GHz) ● Core i7-8500Y – 5瓦/1.5 GHz 基頻/4.2 GHz 爆發時脈/UHD 617內顯(300 MHz/1.05 GHz) ●(新) Core i5-8310Y – 7瓦/1.6 GHz 基頻/3.9 GHz 爆發時脈/UHD 617內顯(300 MHz/1.05 GHz) ●(新) Core i5-8210Y – 7瓦/1.6 GHz 基頻/3.6 GHz 爆發時脈/UHD 617內顯(300 MHz/1.05 GHz) ●Core i5-8200Y – 5瓦/1.3 GHz 基頻/3.9 GHz 爆發時脈/UHD 615內顯(300 MHz/950 MHz) ●Core i3-8100Y – 5瓦/1.1 GHz基頻/3.4 GHz 爆發時脈/UHD 615內顯(300 MHz/900MHz) 以上6顆處理器,都是採用14奈米設計,雙核心/四執行緒,具有4MB的L3快取,可支援到最高16GB的記憶體(雙通道)。 從上述的CPU型號中,可以看到都是雙核心、有內顯、基礎時脈為1.1~1.8GHz,爆發時脈可以到3.4~3.9GHz!目前都是5W~7W的TDP,其中有些型號還可以設計到8W,讓效能再往上提升一點點。 不過這些處理器都是採用14nm製程設計,要是這些CPU改用Cannon Lake或Ice Lake的10nm來設計(目前就是10nm製程,但TDP是15W),也許有機會讓功耗再下降一些。而Intel先前預計2019年將會推出10nm的處理器,屆時就來看看這些新10nm處理器的威力吧!
-
Vulkan API復興!AMD Vega 64《末日之戰Z》遊戲FPS輾壓RTX 2080
殭屍來襲!最近遊戲界堪稱《Left 4 Dead》系列作以來最引人矚目的殭屍遊戲:《末日之戰Z World War Z》正式在4/16推出,開放世界觀的第三人稱射擊、殭屍生存遊戲,搭配單人或多人合作的遊戲模式,引起許多國內外玩家的關注。除了遊戲性本身以外,另一個引人注意的特色是:AMD在這款遊戲中虐NVIDIA! 這邊必須說《末日之戰Z》是掛名AMD的遊戲之一,因此,無論是AMD方還是遊戲開發商方,都有針對彼此的軟硬體在這款遊戲上進行完美的最佳化,遊戲正式推出後,經由國外玩家和媒體實測,採用Vulkan API架構的《末日之戰Z》,在顯示卡FPS表現上,AMD Vega 64顯示卡屌打NVIDIA RTX 2080高達20%,AMD Radeon VII則是站上眾多顯示卡寶座、甚至還贏RTX 2080 Ti。 從上表中可以看到,AMD Vega 64 8GB顯示卡FPS達到169,大勝競爭對手RTX 2080的140 FPS,贏的幅度達17%,甚至還比RTX 2080 Ti 160 FPS的表現還要更高,而AMD當前旗艦顯卡Radeon VII則是站穩卡皇寶座,FPS達到逼近200的192 FPS。另外,就連AMD上世代顯示卡RX系列中的RX 590在這次的測試中也達到121 FPS的表現,比對手的RTX 2070還要高、RX 570則是比對手的GTX 1660 Ti還要強。 以上測試是在FHD、最高畫質下進行測試的。同樣的結果也可以應用在2K解析度下。 一直要等到解析度拉高至4K後,RTX 2080 Ti才能奪回第一名的寶座。 由於目前新推出的遊戲多數仍是以Microsoft的DX11、DX12 API為主,因此,若是將《末日之戰Z》以DX 11架構運行的話,則各顯示卡的FPS又會回歸到理論上的數據表現結果,RTX 2080 Ti回到卡皇的寶座,緊追在後的是AMD Radeon VII和Vega 64水冷版,再來則是RTX 2080。從表中還可以看到AMD Vega 64和Vega 56兩張卡片的效能表現都比RTX 2070高。 雖然說新一代的遊戲目前都是以DX架構為主,不過從《末日之戰Z》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儘管是DX11的架構,只要遊戲廠商和AMD都有進行最佳化的話,AMD顯示卡其實仍然可以在顯示卡海中獲得不錯的FPS表現的! 目前《末日之戰Z》已經在PC Epic Store、Xbox One和PlayStation平台上推出,有興趣的玩家不妨下載遊玩喔!
-
給你滿滿金色豪華風、Sapphire推出AMD 50周年RX590紀念款
最近顯示卡市場大概就是老黃刀法超厲害的華麗一刀又一刀,連光追支援也透過驅動達到下放GTX系列(效果如何、這裡就不多廢話了),更不用說16系列已經準備要推出GTX 1650版本了,只不過這樣的規格版本,據傳賣價還是得需要玩家付出149美元以上(實際開賣合新台幣也要5,000元左右),還不如以此預算轉投AMD Radeon RX懷抱,整體的C/P值或許更高些。 適逢AMD 50周年(AMD創立於1969年),這陣子可以看到不論是原廠或是協力廠商也都有推出一些應景的版本來呼應一下,身為AMD顯示卡的主要廠商之一的SAPPHIRE藍寶科技,也推出了滿滿金色豪華風格的AMD 50周年紀念版,對應的規格是Radeon RX590,整體的設計包括彩盒都是採金色系調性,右上角的部分可以看到有AMD 50字樣,代表是50周年的紀念版。 這款RX590的整體設計真的都是走金色系的路線,散熱風扇與前版應該是一樣的,雙風扇加上熱導管、背面也有散熱導板,不過正面與背面的顏色都配合了整體外觀改成了金色系風格,上方的SAPPHIRE字樣則是提供有發光功能,檔板位置的附近也設置有DIP SWITCH可以依玩家需求選擇採用靜音或是效能模式運作,至於規格方面可直接看下方的圖表。 這款SAPPHIRE NITRO+ RX590 AMD 50周年紀念版台灣會開賣嗎?好問題,目前按照官方的說法,不排除引進台灣,至於售價應該可以更親民也沒問題,但要看玩家有沒有這個需求,如果大家也想要這款紀念版的RX590的話,一起來跟SAPPHIRE呼喊一下吧! (有用黑蘋果的朋友就知道AMD顯卡的好了~~)
-
被Nerf了?! GeForce GTX 10系列想玩光追先砍50 FPS
NVIDIA日前正式,這個版本確定可以讓GTX 1060 6GB以上的顯示卡,能夠在Battlefield V (戰地風雲5)、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 (古墓奇兵:暗影)等遊戲開啟Ray-Tracing(光追)功能,可是開啟這項特效之後是否真的值得?網路也有一片哀嚎聲,說這次版本效能似乎被Nerf (削弱)了?! 以下就來看看是否有這樣的情況! 小編找了支援這次新版驅動程式的最低階GTX系列顯示卡GeForce GTX 1060 6GB,以及該系列最高階的GeForce GTX 1080,另外還有新一代的GeForce GTX 1660 Ti和GeFroce RTX 2060作為級距,並實際測試以FHD解析度這個目前最常見的主流電競遊戲解析度作為演繹,比較這四張顯示卡在《古墓奇兵:暗影》這款支援NVIDIA和遊戲開發商Square Enix官方都支援光追技術的遊戲,在開啟該效果之前的前後FPS落差,以測量前一代GTX系列顯示卡是否夠格升任光追效果展示。 以上的畫面截圖是以光追效果「中」進行擷取的,可看到光線反射的效果並不強烈。接下來直接上FPS比較圖給各位看看了: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FPS測試都是以遊戲內的最高畫質進行測試,不過在光線追蹤開關的部分,小編是以遊戲內建的光線追蹤陰影效果開至「中」的測試結果而已,可看到平均FPS掉了至少10 FPS,在FHD解析度下,這樣的FPS數字除了最低階的GTX 1060無法達到60 FPS以外,其他級距的顯示卡包含GTX 1660 Ti也還是能維持在60 FPS以上、達到66 FPS以上的成績。 而GTX系列的卡皇GTX 1080原先未開啟前,即便是最高的畫質仍然有平均81 FPS的表現,但在開啟FPS後直接掉將近15 FPS、僅剩68 FPS。而在小編實際測試後,光線追蹤效果的開關有「中」、「高」以及「極高」三種級距,當開到「高」等級時,GTX 1080的FPS直線跌落至僅37 FPS,「極高」時則是再掉到33 FPS,實際遊戲畫面時,多數時候更是有如「幻燈片」般的遊戲體驗,體感FPS不到20...可謂慘不忍睹。 至於「重新包裝」後的GTX 16系列顯示卡,以GTX 1660 Ti來看,重新換上了新的圖靈架構後,在FPS的表現上,未開啟光追效果前居然能與GTX 1080相媲美,落差僅3 FPS,新世代圖靈架構不容小覷,這點從新一代的RTX 2060顯示卡中也能看到,其88 FPS的表現也比GTX 1080還要高。 在開啟了光追效果後,GTX 1660 Ti和GTX 1080兩者都少了專門處理光追運算的RT Core核心,因此FPS無法和這時RTX 2060相比,不過1660 Ti的表現再度和GTX 1080可謂並駕齊驅。 經過這次的測試,相信大家已經能夠了解到GTX系列顯示卡對於光追效果的支援幅度了,為了那一點點的光線反射、折射的視覺效果,上一代的GTX系列要犧牲的FPS實在太多,雖然在開啟中度效果後,FPS並未有巨大的影響,但其帶來的視覺效果並不十分明顯,何況當前的FHD解析度下僅能有如此的水準,但玩家手邊的硬體未來勢必仍會不斷升級,當解析度達到2K時,上一代的GTX系列肯定是很難撐住的...小編的建議:GTX還是乖乖享受無光追效果吧! PS:Nerf一詞是遊戲公司考量遊戲平衡時,時常會使用的詞語。中文翻譯有「削弱」、「砍弱」的意思,原因是因為原先的設計過於強大,導致過多玩家使用同一種遊戲物品、玩法,讓整體遊戲失去樂趣,導致遊戲失衡的狀況。
-
NVIDIA 正式釋出Game Ready 425.31 WHQL驅動程式,讓GTX顯卡也能跑光追遊戲
先前3月中在美國舉辦的GDC 2019中,,如今已經4月了,老黃也兌現承諾,正式發出Game Ready 425.31 WHQL驅動程式,這個版本確定可以讓GTX 1060 6GB以上的顯示卡,能夠在Battlefield V (戰地風雲5)、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 (古墓奇兵:暗影)等遊戲開啟Ray-Tracing(光追)功能,讓遊戲畫面更加逼真! 這次NVIDIA發表的最新版,有說明針對Anno 1880最佳化,同時支援DXR遊戲,包括GeForce 1060 6GB以上、1660以上的顯示卡,都可以支援。以下就是支援列表: ● GeForce GTX 1660 Ti (Turing) ● GeForce GTX 1660 (Turing) ● NVIDIA TITAN V (Volta) ● NVIDIA TITAN XP (2017) (Pascal) ● NVIDIA TITAN X (2016) (Pascal) ● GeForce GTX 1080 Ti (Pascal) ● GeForce GTX 1080 (Pascal) ● GeForce GTX 1070 Ti (Pascal) ● GeForce GTX 1070 (Pascal) ● GeForce GTX 1060 6GB (Pascal) 當然,上述的顯示卡,可以在Windows 10 1809版本底下,搭配此驅動程式,來支援DXR的遊戲。但效能方面則別太要求就是了!在官方數據部份,以GTX 1060 6GB來說,在1920x1080下跑Battlefield V,開啟中度DXR,能擁有大約30~35FPS,還算是可以玩的狀態。當然要是再提升到高度DXR設定的話,FPS大概只有20FPS左右,不能說是非常順暢! 至於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部份,在1920x1080的高度DXR模式下,GTX 1060 6GB就掉到20~25 FPS了,比較頓一些。要是想調到更高解析度,又要開DXR,那就別想這種事情了! 至於DLSS部份,還暫時無法使用就是了。因為只有Turing RTX的顯示卡 (包括GeForce RTX 2060、2070、2080、2080 Ti,以及TITAN RTX),才提供DLSS的功能。 要是拿GTX 1060 6GB來跑3DMark裡面的Port Royal (支援DXR)場景,因為用到重度光追效果,因此跑起來慘不忍睹,只能說,可以支援並不代表能跑,在每秒低於10 FPS的狀態下,就僅只能當作參考應用了! 是的!要順跑光追,10系列、16系列,真的是跑不太動!1080/1080 Ti還算好一點點,但只要畫面等級往上調整,就變成跟中階顯示卡一樣,跑起來很費力!總之,老黃下放光追功能至1060 6GB以上的顯示卡,就是要讓這些玩家們優先「聞香」一下!當玩家已經習慣了光追之後,再也回不去之後,那就會自己去升級到RTX的顯示卡了!
-
Intel推出Optane H10 SSD,最高容量1TB,採用QLC Flash + Optane Memory技術,效能更上一層樓
SSD的發展已逐漸從TLC NAND轉至QLC NAND技術,市面上亦有大廠率先推出這樣的產品,能提供比TLC相對更高的容量,但在效能表現上則是無法超越TLC,尤其在快取緩衝區的資料填滿之後,原始QLC的寫入速度就捉襟見肘。此外,QLC由於每儲存單位必須存取4個bit,其耐用度上面也不及當今TLC (3-bit) NAND。不僅消費者會擔心寫入的品質,就連廠商在推廣時,也要盡量去提及QLC SSD的優點,而比較不會去談論到QLC SSD效能驟降的事實。 先簡單說一下這個在2017年就推出的產品吧!由於採用3D Xpoint技術的Optane Memory,具備高寫入壽命與低延遲時間的優勢,雖說Intel先前有推出16GB與32GB的Optane Memory產品,讓使用者可以買來當作硬碟快取,搭配軟體來分析使用者的資料存取行為,以達到智慧與加速應用。但是這種低容量(16GB/32GB) SSD Cache + 1TB HDD的組合,似乎不太受玩家青睞,除了在一開始設定時比較麻煩,且一旦設定之後,要拆分還得再麻煩一次。因此,玩家們還是寧可選擇128GB/256GB SSD + 1TB HDD這樣的搭配方式,來組裝他們自己的高效能電腦。 為突破上述的困境,,就是將自家Optane Memory拿來搭配自家3D NAND QLC Flash顆粒,所創造出來的全新SSD。 H10 SSD採用M.2 2280 NVMe PCIe 3.0 x4規格設計,上面所搭載的IC包括Optane Memory、Optane Memory的主控晶片、3D NAND QLC快閃記憶體、快取記憶體、以及快閃記憶體主控晶片。就如同把先前單獨Optane Memory 16GB/32GB的產品,加上其QLC SSD 256GB/512GB/1TB的產品,全部做成一個M.2的模組,只要再搭配安裝其RST驅動軟體,即可開啟Optane Memory那部份的智慧加速功能,讓使用者不用再頭痛系統怎麼設定與切分,因為全部對系統來說,就是一個實體磁碟機,用起來的體驗就如同一般使用SSD一樣。 有了Optane Memory的加持,相信效能應該不錯吧?!,循序讀寫可以達到2400/1800 MB/s,這部份還算不差,至於QD1/QD2 4KB的隨機讀寫速度,則分別可以到32K/30K IOPs、55K/55K IOPs,這部份看起來就稍微比較沒那麼的突出。若再來看其耐寫度,16GB + 256GB、32GB + 512GB、32GB + 1TB的型號,其資料總寫入量依序是 75、150、300 TBW。這些數據看起來,好樣也還好!至於5年保固部份,競爭對手也有提供! 雖說H10 SSD效能比先前推出的好一些些,但H10 SSD只能搭配第8代、第9代的Core處理器平台使用,搭配Intel RST驅動程式17.2以後版本來使用。也就是說,AMD平台玩家可能跟此SSD無緣,若CPU是比較早期的第7代以前版本,也可能無法使用,總之,這款H10 SSD,限制不少就是了! 目前已知,H10應該會有零售版本,於2019年春季上市,但價位尚未公佈。此外,應該也有會搭配OEM廠商出貨的版本,因此未來可能大家買到的HP、DELL、ASUS、Acer等桌機或筆電,就有可能搭配這款H10 SSD。有關此產品細節,可以參考其。
-
Windows 10 1709版即日起將不再提供支援,趕快升級到1803版吧!
禮拜二是微軟的修補日(Patch Day),他們會把一些產品進行各種更新,同時也會針對一些比較舊的產品做個「了結」,不再提供更新與支援服務。其中,。簡單說,1709版即日起不再提供各式修補的更新服務了,想要繼續獲得支援服務,那就趕快升級到1803或1809版吧! 這次微軟選擇不再提供更新的Windows 10版本中,主要以1709版 (Fall Creators Update)的版本為主,包含Windows 10 Home (家用版)、Pro (專業版)、Pro for Workstations (工作站專業版),以及IoT版本,都涵蓋在內,也就是這些版本已不再提供支援。當然要是您使用是Windows 10 Enterprise (企業版)或Education (教育版)的話,仍還可以獲得一年的升級服務,以及30個月的技術支援。 對於使用Windows 10企業版、教育版本,甚至Long-Term Servicing Channel (LTSC) 長期支援服務頻道版,以及Windows Server 2016的用戶來說,就算您的版本還是1607版的話,還是能提供支援,但還是建議升級上去比較好! 不過,若您的PC太舊了,還是,主要是因為該CPU使用的是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授權給Intel的GPU技術,而Intel不再更新GPU的驅動程式,以滿足Creators Update的需求,因此微軟乾脆就不給這類PC升級到Creators Update了。 至於2019年其他同樣達到,還有System Center Virtual Machine Manager 2008與2008 R2,Windows Embedded POSReady 2009。至於已經結束主要支援,轉移到延伸支援的產品,包括Deployment Agent 2013、Diagnostics and Recovery Toolset 8.1、User Experience Virtualization 2.0、Visual Studio 2013、Team Foundation Server 2013、Release Management Server for Team Foundation Server 2013、Test Agent、Test Controller等等。如果您有在用這些軟體的話,記得注意一下喔!
-
AMD筆電版Ryzen PRO和Athlon PRO處理器上市!更高效能、內顯更強,續航力也提升!
AMD於北美時間4月8日發表3款Ryzen PRO行動版處理器,以及1款Athlon PRO行動版處理器,提供超低設計功率(TDP),且內建Radeon Vega繪圖核心,賦予商用筆電更高效能、安全性,以及電池續航時間,使用一整個工作天都沒問題。目前HP和Lenovo已經推出了配備上述處理器的商用筆電產品。 這次AMD在其PRO處理器家族,再添加了新的成員,包括第二代Ryzen PRO家族(共有Ryzen 7 PRO 3700U、Ryzen 5 PRO 3500U、Ryzen 3 PRO 3300U等三款)與Athlon PRO家族(有Athlon PRO 300U一款),皆採15W的設計功率,搭載Radeon VEGA繪圖晶片,能提供優越的桌面與3D繪圖效能,同時兼顧低功耗,還有最先進的安全功能與可管理性,賦予商用筆電擁有絕佳的可攜性、安全性、高效能,不用擔心處理器會有潛在的漏洞問題! 由於現代PC用戶都希望買到物美價廉,能勝任各種用途的筆電,對於商務人士來說,現今不管是使用各種軟體時,能希望能夠流暢並穩定的執行,因此在專業用途和個人之間的體驗之間的分野,也越來越模糊,包括3D建模、視訊編輯、多螢幕顯示,同時還要安全地執行多項任務,以便完成更多的工作,而配備AMD Ryzen PRO和Athlon PRO行動處理器的商務筆電,擁有絕佳的多工處理能力,繪圖效能,並提供絕佳安全,以及電池續航力,可幫助商務人士完成各項任務。 根據官網說明,全新AMD Ryzen PRO和Athlon PRO行動處理器,具有下列特色: ● 一般辦公室使用可長達12小時,視訊播放可長達10小時 ● 內容創作速度提高14%,以加速日常辦公應用。由於內建Radeon Vega內顯,因此不管是3D建模或是視訊編輯,都能勝任 ● 因為每顆CPU都內建AMD 安全輔助處理器,因此所有Ryzen PRO處理器都具備強大的安全功能,能提供高達18個月的繪圖穩定性、24個月的處理器可用性,以提升商用級的應用品質、企業級可管理性,並對系統製造商的36個月有限保固。 這次由HP和Lenovo率先推出配備AMD Ryzen PRO與Athlon PRO處理器的商務筆電,其實不只是為AMD產品線豐富、效能卓越、C/P值也高,主要還有一個因素,就是Intel的CPU缺貨狀態仍無法獲得緩解,就連筆電CPU也是一樣的狀況。先前HP、Dell就發表配備AMD處理器的Chromebook,現在HP、Lenovo則又發表配備AMD處理器的商用Notebook,提供更好的商務方案,讓用戶買單! 只能說,若Intel持續缺貨的話,也許更多大廠會繼續把配備AMD的產品線比例提升,以讓自家的3C產品線更加完整。當然AMD應該也不會只是希望只當Alternative (替代性)方案,由於AMD預計將於Computex 2019發表第三代Ryzen處理器(Ryzen 3000系列),將提供更高效能,並以更好的C/P值,來搶佔市場。如今AMD的市占率已經突破兩位數(10%以上)。透過,也反映出使用AMD處理器的玩家,已經佔了近2成!就讓我們期待有更多更棒的AMD CPU推出,讓市場有更多樣的產品可供選擇。
最多人點閱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WPA3加密協定進入認證階段,最快2019年就會有實體產品推出
-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這時脈很瘋狂!據傳AMD Radeon RX 6000 Navi 21 XT時脈將高達2.4 GHz?!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1G光纖上網來襲,寬頻網路速度再升級!
- 核戰開打!Intel第9代Core處理器即將來襲,八核心Core i9-9900K成新桌上型主流級處理器霸主!
- 筆電沒有網路孔?!你需要USB外接網路卡
- 疫情當前、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